语文实践作业展 ▏“你也是个传播者”——柯城区航埠镇初中八年级新闻单元系列活动之专家讲座

  发布时间:2022-01-07 14:22 栏目:校园传真 投稿单位: 柯城区航埠镇初中 点击量:696  

语文实践作业展 ▏“你也是个传播者”——柯城区航埠镇初中八年级新闻单元系列活动之专家讲座

12月7日,来自衢州日报资深记者胡巩民教授来到柯城区航埠镇初中,为航埠镇初中全体八年级学生进行讲座,分享经验。本次活动在北四楼报告厅内进行,活动围绕“新闻五个度”进行,历时一个半小时。

一,站位的高度:

观点

1、胡教授认为新闻讲究能力两因素,(客观环境,对传播对象的客观认识)

 2、胡教授说,新闻的影响力决定了新闻的下限。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,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紧密结合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采写新闻。             

  举例说明:

1.2017年2月27日至3月2日,市第七次党代会,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、加快建设浙江生态屏障,现代田园城市,美丽幸福家园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。这些都是当前全市性的重点工作,也是新闻报道的主攻方向

2.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,党的19大召开,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高举中国特色主义伟大旗帜,要完成好五张报表,让衢州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
3.2018年5月21日,市委七届四次全体会议召开,1433发展战略体系(坚持四个两手抓,创造四个升级版,强化四大统筹)。

4.2020年8月6日,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召开,坚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”。

5.2021年11月8日至11日,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,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。

心得体会:新闻具有真实性,及时性,广泛性,教育性五大特征。新闻报道员会抓住周边事件的细节来报道,并且,此事件要与人民的生活相接近。从而让大众了解周围所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件。

二.反应的速度             

(举目已是千山绿,宜趁东风扬帆起)

观点

1.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,而及时性就是新闻的第二生命,新闻必须讲求实效,以快取胜。

2.言论可促进实践过程。

事件:

1.1989年春夏之交,因学潮而起,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6.4事件,胡巩民冒着生命危险采写《军心向着党——武警合肥市支队制止动乱记事》

2.1944年4月3日凌晨四时30分许,龙游县外贸总公司吴国群,为保护1.5万公款与歹徒英勇搏斗壮烈牺牲,胡巩民只身查看伤情,后写《万元公款分文未少,壮士英魂一去不返——共产党员吴国群勇斗歹徒壮烈牺牲》

3.1996年2月,为推出一篇反映中立桥建设的事件通讯,时间紧,任务重,为完成采访任务,胡巩名查阅一堆又一堆的资料,打了一个又一个长途电话,冬夜里跑了一趟趟工地,结果皮鞋陷进烂泥拔不出来,2月13日终于写成了《中立交,跨世纪之桥》,登上了头版头条。

4.2017年6月24日晚上7点50分许,看浙江卫视针对一家贸易公司违法建筑进行象征性拆违一事,心中有感,一个小时内写出了《“象征性拆违”此风不可长》

心得体会:胡巩民老师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,要写一篇好的新闻报道,要有尽可能多的收集材料,深挖细节,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,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


三.采写的角度

(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知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)

观点

1、记者需发现、挖掘发现事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。要在别人停止思考的地方继续往前走,这样才能让经验思维迈向创新思维。

2、选择报道角度更多体现在三个不同的选择上,同一个新闻事件或人物从不同方面予以报道,取材角度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,写作角度同一主题同一材料表达方式不一样。

3、消息需循理叙事。

内容:选题角度: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从不同方面予以报道

取材角度:同一新闻主题,选取不同材料予以报道。

写作角度:同一主题,同一材料,表达方式不一样

文章:《一根头发"撑"起一幢楼》

           《一把木椅重千斤》   

心得体会:我们要写出一篇好的新闻报道,需要选取好角度,挖掘得要更深,才能从相同题材的报告中脱颖而出。



四.情感的温度(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)

观点

1、聚焦民生,民情,民意,关注弱势群体。

2、上情下达,下情上达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3、始终保持情感温度,持续关注民生。

4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


内容:1.1995年1月9日《这里还有温饱未解决的贫困户》在衢州日报头版头条发布,报道了常山县一村的贫困状况,到该村要翻越768米的雷公岭,为持续关注这个村的发展变化,时隔两年后,胡教授又专程到该村采访,看到一个村一户人家生活状况的改变,写成了《三访西岭岗村》。

2.2002年12月的一个早上,退伍老兵张水法,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,人在歹徒手中救出了村民,却因交不起医疗费,在当地一家医院被停了药,胡教授指导此事后,连忙就写《勇士流血还在流泪》。

心得体会:我们要向胡巩民老师学习,这些年都一直保持情感的温度,持续关注民生,写出了大量的民生新闻,为全力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奔走。问题是时代的声音,人心是最大的政治。我们也要保持情感的温度投入到我们的学习中去。




五.奉献的热度(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)

观点:奉献,靠奋斗书写,奋斗体现着奉献,想要奉献越多就必须奋斗越多。奉献是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  、是全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内容:

1、胡教授表明了自己以革命先驱李大钊倡导的“铁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”为追求。坚持“脚板子底下出新闻”。来自基层的稿子“带露珠”“冒热气“”接地气”,吸引了不少读者的“眼球”。

2、1994年,胡巩民上午到了均良村。发现该村362人中却有18位大中专生,其中有博士后1名,博士2名,研究生1名,全村每19个人当中就有1位大中专生,为此他作了详细的采访;下午又去了黄土岭村发现该村的党群关系十分密切。胡巩民回到七里乡政府后,他连夜写了《世代文盲村   今朝秀才多》   《一枝一叶总关情——记黄土岭村的党群鱼水情》这两份稿子,分别在衢州日报一版显要位置刊发。

3、为采写九华乡上童村青年童志祥因保护国家财产勇斗歹徒、身负重伤的新闻。胡巩民骑自行车出发采访至晚上9点后回城已成落汤鸡;为追踪质监部门夜查劣质地条钢、公安民警追捕逃犯以及市防汛指挥部指挥全市抗洪抢险的场景,胡巩民现场采访,工作一整夜,写出了《夜袭桐子坞口》《零点行动》《运筹帷幄——抗洪救灾中的市防汛指挥部速写》等鲜活新闻。

4、2020年6月30日,江山市发生特大洪灾,一周后,爬山涉水徒步行走,糖尿病变成低血糖,通过一整天的采访,还原了当时的场景,并写《一道冲不垮的平安网——峡口镇大峦口村“6.30抗洪抢险的背后”》。

心得体会:胡教授告诉了我们新闻不仅仅是一篇报道,它还“带露珠”、“冒热气”、“接地气”,它以一种媒介的形式发表了广大人民的心声,利益,展现了人间温情。同时也毫不吝啬地揭露了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。

胡教授说要带着愉悦的心态去写新闻,要带着主动融合的心态去写新闻,要带着自我成长的心态去写新闻,要带着团队合作的心态去写新闻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胡教授深入浅出,用很多他遇到的,实际工作当中的例子来给我们进行解读,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。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胡斌胜:胡大您好,您说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也仅有的三四十年,那么你为什么要选择记者这个职业呢?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胡巩民教授 :这个就是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。从部队转业分配的时候选择很多,但是最终选择了记者这个行业。“铁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”,你就要成为一个有情怀的记者,有奉献。所以我就一辈子从事这个职业


林宇辰:胡教授好,您能具体阐述一下“无产阶级新闻观”吗?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胡巩民教授:这个新闻观内涵很丰富,就是最起码有一点,就是我们无产阶级新闻就是要信党。你是中国人,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所以我们不能像西方资本家,什么东西都可以报。但是我们无产阶级的新闻观就是你要坚持把人民最美,对美好生活的想法,做我们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。作为衢州日报的记者,你就是要思考怎样增强人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荣誉感方面,那么尽我尽我们的努力,你的稿子要写的,有的能够发表,有的不能发表,就按着这个来,这就无产品的新闻。

林宇辰:谢谢胡教授(源自胡巩民教授与林宇辰的谈话)


杨露:胡老师好,据我了解,你有过14年的军旅的记者生涯,然后我想知道,在14年的军旅过程中当记者和在结束军旅生活后当记者有什么不同呢?    

胡巩名教授:应该有不同,请坐。为什么有不同,因为我在部队,你再专业的记者,你也是通讯员,你写的稿子要受很多的制约是吧?你得到人家新闻单位你,你认为你这个稿子写的很好啊,我写的很好啊。你满腔的热情,可能你的稿子投到这个新闻上去,老师会说,这个是我们早就报过了,这是一个旧闻,他泼一把冷水,但是不能因为他泼了你冷水,你就不写,你这里不写,那个团里的团长政委要找你:你胡巩名很长时间没在衢州日报在河北晚报的这么什么,安徽日报去写稿,所以我感觉到虽然是业余的记者,没专业记者要求那么严。但是你脑子里面,你的身上始终有一根重担,就陈列的一份责任在这里,你在部队,你就是要为部队的这个现代化建设。强军部队的现代化建设,我们官兵的这个这个精神风采,那么我在我们地方这个老百姓当中呈现出来,所以在这当中,所以应该就是这样,压力不一样,但是这里不是相同,因为部队的这个新闻工作,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性啊。(源自胡巩民教授与杨露的谈话)


叶妙珑:教授你好,就是你刚刚提到过你的兴趣是新闻写作,但是有人说过,就当兴趣变成工作之后,就会变得索然无味。那么我想请问你在从业26年是什么,让你坚持新闻事业工作的动力是什么?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胡巩名教授:。有的人讲啊,感觉到写稿子很累,写稿子很烦。但是因为我不一样,我始终感觉到新闻是记录了变动的事实,你每一个新闻发生那个新闻事件虽然有的相似,但不是同样的。就像一个人走同一条河一样,你踩到这个河里,它都已经不是同一条河了,它的流速它跟大家的情势都不一样,所以我感觉写新闻它始终是有一个变动的事实在里面的,有种兴趣激励着我。所以写稿子累是累一点,苦也苦一点,但是你如果把它当作一门艺术啊,当做一门,这个从你的经验思维向创新思维方面的突破的。那么你就会有取之不尽的这种动力在里面啊。当你觉得这个写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时候,你可以感到心如同在是一种有种神圣使命在这里面,你就会有无限的拥有这个动力。(源自胡巩民教授与叶妙珑的对话)

胡教授为同学答复疑问

同学们踊跃向胡教授签名

胡教授会后与同学之间的探讨

在这次讲座中,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闻报道具有怎样的特点,比如要带着不同的心态去写它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评价新闻、在报道的背后要付出的努力等。我们通过胡教授的亲身经历也进一步地了解记者这一职业的伟大,不再局限在报道事情,更是为人民群众做服务。

胡教授和蔼可亲,资深经历,同学们积极配合,保证了本次活动的圆满进行!


文字 | 刘妃乐     徐颖秀     徐惠     郑子琳    郑雨轩  

编辑 | 林宇辰




评论

还能输入140

用户评论